“1665年,羅伯特·胡克用顯微鏡觀察到植物的木栓組織,發現這些組織是由許多規則的小室組成的,然後他不僅把這些小室畫下來了,還給它命名為—細胞。”
清朝,康熙:1665年左右?那就是我在位這個時期了。這門學科到底重不重要啊?我要不要派人去把研究出這些學說的人弄來我大清?
何老師把一張細胞的圖片放大,有人發現遠看這些東西雖然密密麻麻的,但是變大後看確實像一個個小室,有點類似蜂巢。
“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、紅細胞、精子等。馬爾比基用顯微鏡廣泛地觀察到了動植物的細微細胞,如細胞壁和細胞質。”
說完這話,何老師又放了幾張細菌、紅細胞、精子的圖片,放大版的。
看到這些圖片,好多朝代的人都覺得自己的眼睛看壞了。
古人一:這細菌看著好噁心啊!長長的那些觸角是什麼東西?咦,起雞皮疙瘩了!
古人二:這個扁扁的、紅紅的東西看著也挺嚇人的,這就是紅細胞嗎?這乾啥用的?
古人三:這精子又是啥玩意兒?是蝌蚪嗎?咋是這個顏色的?後人為什麼要研究它啊?
普通人看著這些圖片隻覺得不適,但一些人就很感興趣了。
他們在想,原來這個顯微鏡下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,這些細菌就是後世說的微觀世界裡麵的物質了,可惜不能親眼看一下。
不知道這個顯微鏡是怎麼做出來的?
何老師:“這些人為認識細胞積累了材料,不過此後170多年,都冇人對這些資料做歸納概括。”
明朝,李時珍:歸納概括,是說像我整理本草一樣整理他們的習性特征嗎?這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。
“後麵就到了第三個階段:形成理論。”
戰國時期,莊子:理論,理解與論述,這個說法好,任何無序的想法隻有集中在一起,纔有可能從中發現蘊含的規律。
“植物學家施萊登通過對花粉、胚珠、柱頭組織的觀察,發現這些組織是由細胞構成的,而且細胞裡麵都有細胞核。”
東晉時期的郭璞仔細看了看手上的,昨天剛從周邊山上挖回來的杜鵑花,想著這裡麵的胚珠指的是哪一個部分。
難道是花心嗎?
“施萊登進行理論概括,提出了植物細胞學說,他認為,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,細胞是植物體的基本單位,新細胞從老細胞中產生。”
“施萊登的朋友施旺在得知這一成果過後受到啟發,決定要證明植物和動物之間有本質的聯絡,他認為動物也是由細胞構成的,為此還發表了研究報告。”
唐朝,孫思邈:按照這個說法,人也是由這個細胞組成的了。所以後世把人歸結為動物?我猜測一下,應該是作為獸類吧。
何老師:“第四個階段:修正前進。”
“任何研究的出現不可能一開始的時候就能把所有東西都搞清楚,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東西。一個理論形成後,需要用很長時間和研究來論證其的可行性和準確性。”
“施萊登認為,新細胞是從老細胞的細胞核裡麵長出來的。魏耳肖總結: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,所有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老細胞。”
戰國時期,扁鵲秦越人:如果這樣說的話,最先存在的老細胞又是從哪裡來的呢?這個追本溯源的過程還挺令人著迷的。